本出版物是“国际基本安全标准”的新版本。该版本由原子能机构与其他七个国际组织(欧盟委员会/欧洲原子能联营、粮农组织、劳工组织、经合组织核能机构、泛美卫生组织、环境署和世卫组织)共同倡议制订。它取代 2011 年 11 月发布的暂行版和 1996 年发布的上一版“国际基本安全标准”。它经过了广泛的修订和更新,以考虑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的最新调查结果,以及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的最新建议。本出版物详细说明了保护人和环境免受电离辐射有害影响和辐射源安全的要求,考虑了所有的辐射照射情况。
本原子能机构《核安保丛书》出版物为成员国提供核安保基本法则、建议和支持性导则,以协助他们实施新的核安保制度,或审查和在必要时加强现有的核安保制度。本出版物旨在供国家决策者、立法机构、主管部门、研究机构和参与国家核安保制度建立、实施、维护或持久保持工作的人员使用。
本出版物确定了适用于放射性物质的陆地、水上或空中一切方式的运输(包括伴随使用放射性物质的运输)的条例,详细描述了条例的目标和范围以及条例适用的范围。本出版物为政府、监管机构、核设施营运者、承运人、辐射源用户和货物装卸人员提供了有用的要求。
本出版物对核设施实施计算机安全计划和评价现有计划提供了具体导则。利用计算机系统覆盖核设施越来越多的各种功能,带来了新的薄弱环节,这些薄弱环节如果不以严格和平衡的方式加以解决,可能严重危及核安保。数字系统正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设施的安全系统、安全相关系统和安保系统。这些系统一旦不可用或出现故障,会严重影响核安全和核安保,并有可能为蓄意破坏设施和(或)盗窃材料提供便利。因此,计算机安全必须成为整个设施安保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
核科学家们已经认识到,对报告的非法贩卖核材料和其他放射性物质案件进行分析,特别是分析这些材料的用途、获得之处(库存、废品或废物)以及所缉获数量是否只是更大数量的一个样本,可以了解很多东西。这些问题和许多其他问题可以通过对所缉获材料样本进行详细技术表征找到答案。为此目的所采用的科学方法组合通常称为核法证学,它已成为用于核非法贩卖执法调查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工具。本出版物的独特之处在于,它首次将科学文献中单独描述的核法证学调查的各种工具和程序进行了简明而全面的描述。它还吸收了执法机构和核法证学实验室在过去十年中处理涉及核材料或其他放射性物质的非法活动案件时所积累的经验。
本“实施导则”介绍了关于制订旨在防止各类核设施和核材料运输活动所面对的内部威胁的预防和保护措施的综合性方法学。那些可以接触到安保系统内部运作的体制内知情人,对于建立核材料的有效控制系统是一个独特的挑战。他们一般都拥有准入权,连同其权力和设施方面的知识,从而拥有了远比任何外部人员大得多的机会来绕过专用的实物保护要素或其他诸如安全系统和操作程序等规定。此外,内部知情人作为受到信任的人,他们还能够利用外部人员所无法利用的击败方法。本出版物提供了关于减少内部知情人所构成的这些风险和其他风险的指导和措施。
本出版物阐明了核安保文化的基本概念和要素,旨在向成员国提供关于规划和实施改善核安保文化计划的国际协商一致导则。特别强调了监管、政府机构和一般公众意识等领域。本报告概述了有效核安保文化的必要属性,并强调其成功最终取决于个人:政策制订者、监管者、管理人员、雇员个人,以及在某种程度上包括一般公众成员。本出版物还包括评定和改进安保文化有效性的实际方法。
本出版物是为那些可能被要求处理涉及核材料或其他放射性物质的犯罪或擅自行为的侦查和应对的个人和机构编写的。它对立法者、执法机构、政府官员、技术专家、律师、外交官和核技术的用户也是有用的。此外,本手册着重介绍了旨在改善核材料和其他放射性物质的安保的国际倡议,并考虑了据认为对于处理涉及此类材料的犯罪或擅自行为的事件来说不可或缺的各种因素。